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將於本週六(19日)在臺博館南門館合作辦理「Food Food得正—山海之間的永續能量」(Sustainable Food Stories Cultivated Across Taiwan’s Diverse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地球日特別活動。聚焦「能量地球」概念,邀請民眾透過飲食選擇與知識行動為地球「充能」,共同成為改變的力量。
三大主軸活動打造永續地球新體驗
臺博館地球日活動以永續飲食為核心,推出專家講座、永續市集,以及永續飲食行動發表暨手作工作坊三大主軸活動,獲得國家發展委員會114年度「公共服務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計畫支持,將提供現場雙語服務,為臺灣永續文化發展增添國際視野。
【專家講座】集結減碳淨零政策與漁村創生專家帶來前瞻觀點
19日上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吳碧霜將以「吃出正能量:永續飲食與淨零綠生活的實踐」為題,分享如何從飲食選擇落實環保行動。。下午,海波浪專案經理詹佳和將帶來「龜山島、櫻花蝦、寶特瓶,還有我們未來的海洋」講座,從認魚、撿垃圾等日常行動開始,探討共同尋找海洋永續的可能性。兩場講座均提供英語逐步口譯服務。
【永續市集】打造友善環境消費體驗
活動當天在南門館戶外廣場的地球日市集,匯集十餘個永續理念品牌,另有市集雙語導覽服務及環保容器租借,從上午11點30分至下午5點,包括「222工作室」將海漂寶特瓶轉化為「永生花」精美花藝;「新北市立三民高中—美好食驗室」與「書屋花甲X而立書店」介紹綠色餐飲理念;「曬太陽洋食小館」提供融合本土風味的福爾摩沙燉菜;「古蹟燒」將輕食點心設計成古蹟造型以推廣文史保存理念;「真心手作康普茶」與「採集人—北勢溪流域餐桌」提供清涼的手作發酵飲料;還有推廣和販售環保生活用品的「Bulk Store 簡塑慢行」、「米愛林食物袋」、「Aiver Earth 人與地球」等,讓參與者在選購過程中理解環保實踐的多元可能性。
【永續飲食行動發表暨手作工作坊】學生與主廚聯手示範永續節慶料理,實踐友善餐桌理念
中午12點至下午1點10分,戶外廣場將舉行「懂吃懂吃・山海永續廚房」永續飲食行動發表及料理手作工作坊。活動匯集來自各地的學生創意改寫傳統年菜的永續提案,並由長期投入綠色餐飲倡議的專業主廚黃育芯,與曾獲臺北市環保局惜食料理食譜徵選金獎的鄭雅珺主廚現場示範實作。
此外,現場還設有「永續節慶飲食微型展示」,展出各地學生們發想的永續年菜與澎湖在地藝術團隊O2 Lab的〈海廢餐桌〉作品,邀請觀眾重新思考飲食與環境的關係。更多活動詳情,請參考臺博館官網。
活動資訊
Food Food得正—山海之間的永續能量
時間|2025年4月19日(六)上午9:30至下午5: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票價:活動皆免費,室內講座需購買南門館門票。